纺织学院党校举办《中国梦的理想与追求》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 2013-10-25

        10月22日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第18期党校学员在1114教室认真聆听了丁霞萍老师关于《中国梦的理想与追求》的讲座。此次党课旨在指引学员树立正确的个人梦,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并用实践搭建起梦想与现实的桥梁,鼓舞纺织学子投身纺织事业,为实现个人梦,纺织梦,中国梦而奋斗。

        丁霞萍老师毕业于染整专业,对纺织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经历了中国大方向政策的转变,也目睹了东华大学的变迁。但整个学校的发展中始终大力扶植纺织专业,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老师和校友,她以深受同学们欢迎的张佩华老师与王璐老师为例,张佩华身为博士生导师,在学术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对待科研她兢兢业业,经常早出晚归,为纺织事业贡献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王璐老师在行政及学术上的成就都让人赞叹,她的精力与头脑如果用于经商也一定能取得骄人的业绩,但她无怨无悔的为纺织的科研事业倾注了大半生,她们毕业于纺织,回馈纺织,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国的纺织科研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她又列举了东华大学纺织专业的校友在纺织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绩,这些身边的老师与同学的事迹引起了在坐每一位学员的共鸣,也引发了他们对于个人梦与纺织梦的思考。

        紧接着,丁霞萍老师向学员抛出了问题,有过梦吗?今天是否还有梦?纺织梦和中国梦有关联吗?学员钟希声回答说:“纺织业在纤维,纱线,以及面料的改进与发展,走向世界都需要纺织学子去努力实现,这不仅是实现纺织学子的纺织梦,更是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所以中国梦与纺织梦是息息相关的,也与个人梦紧密联系。”当丁霞萍老师问到被调剂到纺织专业的大二学员朱尧天是否对进入纺织行业感到后悔过时,朱尧天同学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丁霞萍老师耐心引导,她通过同学们熟知的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宫崎骏的《千与千寻》,美国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告诉我们梦想的重要性与梦想的力量。并通过分析电影《小时代》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来告诉学员们在这个梦想闪耀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有梦想,但是要将个人的梦想与中国的梦想相统一,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要为社会带来价值。

        之后,丁霞萍老师通过她自身及她们那个时代的人的故事诠释了如何搭建理想与实践之桥。她年轻时插队农村,做赤脚医生,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疾苦以及农村的医疗问题,虽然在那个物质荒芜的年代,经历磨难,但是对农民的了解,使她在“西风”刮来时始终保持冷静思考,坚持自己,坚持自己的赤脚医生梦,为农村做出贡献。丁老师的故事启示学员们,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用实际行动脚踏实地的向着梦想一步步迈进。

        丁霞萍老师又相继给学员们介绍了美国梦,丹麦梦及中国梦。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丹麦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她通过世博会美国馆的专题片《花园》解释了美国梦的内涵及它怎样一步步的实现梦想。并比较了美国梦、丹麦梦与中国梦,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国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该怎么做才能成为经济发达而又能让人民感到幸福的国家。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实与追求的差距在于软实力。在大国博弈中文化软实力举足轻重,因此消除文化软实力这块“软肋”势在必行。

        最后,丁霞萍老师对同学们发表寄语:东华大学是纺织工程师的摇篮,纺织行业急需人才,希望同学们敢于创新,一往无前,学好专业知识,投身到纺织实业中去。丁老师的寄语令学员们热情澎湃,会场不时想起热烈的掌声。

        讲座后,党校又分为三个小组针对“中国梦与个人梦”进行讨论。A组为大二学生,学员们表示听了丁老师的讲座深受鼓舞,曾经因被调剂到纺织专业而有遗憾的朱尧天同学表示丁老师的话使他不再迷茫,对纺织更有信心了,他将认真学习纺织专业知识,为纺织事业做出贡献。B组为大三学生,学员们表示现在面临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他们将根据自己的特点认真思考将来的去向,但不管就业还是考研,都会在将来的道路上认认真真,脚踏实地的去追梦。C组为研二学生,他们表示当初选择考研,就已经认准了纺织,学纺织专业,回馈纺织行业,现在要认认真真做课题,争取为中国的纺织科研做出贡献。

        丁霞萍老师的讲座,使党校学员深受鼓舞,坚定了个人梦想,纺织梦和中国梦,相信在以后的道路上东华纺织学子会一步一个脚印的为中国的纺织事业做出贡献,为中国梦的实现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